顶部Logo
客观、公正、独立、权威
顶部日期 
 
中心介绍
首页 > 新闻动态>>管理天地

产品转型的五件事
分享到:
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08 02-17

企业要做好产品转型升级,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首先是产品的技术转型升级

产品落后,首当其冲是产品的技术落后,一个技术上已经落后的产品,无论制作、工艺再好,也得不到消费者的喜爱,消费者与其买产品,倒不如说是买技术。如柯达胶卷,没有人会怀疑它的质量,但技术过时了,产品也就寿终正寝了。传统手机也是如此。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传统产品,但是,你对自己的产品了解吗?就是说你的产品在行业中算老几?技术是否先进,与国内、国外比,与最先进的企业比,差距有多大?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有什么意见,投诉的热点是什么?有何期待和改进建议等。有些人对消费者的投诉不以为然,认为是消费者故意找茬,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我在任时,虽然工作很忙,也要经常抽时间到市场听取客户的第一手意见,并要求科技人员也要深入市场,调查了解自己所设计的产品的使用情况,规定售后部门定期把客户反映的信息整理成册,供有关部门整改。

然而,我也发现有些科技人员下去调研走马观花,听汇报也只愿意听好的,特别不愿意听到消费者对自己亲手设计的产品提出批评意见,认为消费者不懂技术,有时还和他们争吵起来。

我严肃地指出:“产品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你再整改也还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作为一个好的科技人员,必须要有正确对待自己的思想,还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消费者提意见,并不是否认你们的成绩,而是希望你们做得更好一点。消费者是产品的直接使用者,是产品的首席评判官,产品的好坏,他们最有发言权,如果听不到他的声音,整改自然就没有了目标和方向。”

例如,格力空调以往在制冷时,有个别产品会发出“咯咯”的响声,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声音更加刺耳,经研究分析,是出风口的几个零件热胀冷缩不一致造成的,但很多技术员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不愿下苦功解决。一次我到市场调查时,消费者对这个问题反映强烈。回来后,我便指令有关人员,无论如何也要攻克这一技术问题。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把出风口的几个零件重新设计,改成一个整体零件,消除了它们之间由于热胀冷缩不一致而产生的“咯咯”响。

又如变频空调已是成熟的技术,但超低频运作仍然是技术上的瓶颈。我们本着在技术上不断转型升级的思想,成立攻关小组,经多年的努力,研究出超低频的变频技术,使变频空调运作更安静,节能效果更好。

格力空调多年来就是不断地对传统产品攻坚克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才有了今天空调霸主的地位。

当然,进行技术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们不能认为这也不行,那也办不到。难,不等于不能,不等于办不到。比如现在的超薄型电视机,多年前很多人也认为办不到,现在不是做到了吗?数码相机取代了胶卷相机,笔记本电脑颠覆了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又颠覆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打败了传统手机,电话短信让电报业务濒临绝境,快递业务让邮局地位朝不保夕,网络媒体使报纸书刊备受冲击,等等。这些都是以前不敢想或难以办到的,现在不都一一成了现实了吗?

因此,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要有敢打敢拼,敢想敢干的精神。“想”有各种想法,畅想、设想、联想、猜想、梦想,甚至胡思乱想。总之,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总比不想好,很多的科技创新成果都是通过胡思乱想获得灵感的。有人调侃,乔布斯的智能手机可能是他吃错了什么药才想出来的。

现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我们开动脑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市场和消费者喜欢的科技产品。在这一点上,企业没有次优,只有最优,次优就表示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二、产品的质量转型升级

质量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没有质量就没有产品,没有质量就没有品牌,没有质量就没有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质量就没有企业。

做产品要精益求精,质量要好上加好,这就要求我们放下金钱观,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时候,企业不是做不好产品,而是“钱”字在作怪。为了眼前、短期的利益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在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确实有一些企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技术上舍不得投资,企业的技术研发队伍越来越弱,技术工人的水平、责任心、精益求精的态度越来越差,工匠精神越来越少,人心浮动,频繁跳槽,企业文化、管理、技能缺乏传承,竞争力越来越走下坡路。

即使如此,不少人还好大喜功,大吹大擂,欺骗消费者。我们的社会习惯了好大喜功,自吹自擂,常听到有些企业说:“我们的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获得多少专利,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等等。

你给自己扣了这么多帽子,脖子都硬了,还有心思去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吗?

产品质量的转型升级,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干,来不得带点马虎,否则就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企业也得不到什么好结果。

三、努力拓宽原有产品的品种、规格(即相互关联的产品链),以满足消费的个性、喜好和选择

前面已说过,不要轻易进入一个自己陌生的新行业,但绝不意味着你不能在原有的产品上增加一些有关联的产品,以延长自己的产品链。

有人曾问我:“你专注空调,难道就不怕风险吗?”我开玩笑说:“就是只做空调,我也有做不完的事,况且,天气越来越热,这不是幸灾乐祸,全球气候的确如此,不信,你看这几年的车展,车模小姐穿得一年比一年少,什么原因?热呀!”

由于格力的专注,不断扩充自己产品的品种规格,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现在品种规格已达上千个,除了家用、商用,还包括冷柜冷藏、空气能热水器、地源水源热泵空调,此外,还有除湿机、空气净化器等一大批产品。

产品链可以说是同一大类的产品,技术上大同小异,供应渠道相近,市场网络、人脉关系基本不变,开拓这类产品,企业可以用较少的钱,获得较大的效益。

比如服装,有多种花式品种,有冬天夏天的,有长袖短袖的,有男有女的,有棉有皮的,有各种颜色的,还有各种尺码的,这样消费者才有选择的余地,总不能像过去那样全是清一色的中山装吧。

空调也一样,有多种规格,各种功能,各种式样……,作为专业厂家,你都得“应有尽有”,这样才能显出你的专业与实力,消费者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另外,产品链的延伸比创新一个新产品容易很多。如果创新一个产品,特别是与传统产品相差很大的产品,则要经过多次的试验、失败、再试验的过程,即使成功,由于积累少,经验少,也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不断完善。

四、以主打产品为龙头,逐步完善核心配套件和关键配套件的生产

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有实力的企业?不是规模大、人员多、设备先进、资金雄厚,也不是市场占有率有多高。

我认为,核心配套件和关键配套件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实力的最重要的标志。核心部件其实就是核心技术,拥有核心技术的股票也是基金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

在国内,有些企业即使规模很大,但由于没有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组装厂。有人喜欢用“国产化率”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实力,似乎国产化率越高,企业的本事就越大。而我不这样认为,国产化率再高,你的核心部件仍然依赖进口,你还是一个组装厂。例如中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但没有人会说中国是一个汽车强国。实际上,中国汽车国产化率也不低,至少60%以上,但核心部件如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生产不了,全部控制在别人手上,人家一旦不发货,你就得停产,别的零件生产再多有啥用?过去我国引进汽车生产线,想以市场换技术,但没有成功,市场倒是给了别人,而技术却换不来。

电视机也是如此,虽然也是生产大国,但主要核心部件——液晶显示屏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国外少数几个厂家手中,形成了垄断态势,而这一部件占成本的60%以上,大部分的利润被别人吃掉了。

歼10上了天,这当然值得骄傲,因为它有着多方面的核心技术,如隐形、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但遗憾的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需要从俄罗斯进口,欧美还不卖给我们,这始终是一块心病。因此,有人说中国制造患了“心脏病”。

正因如此,中央才下决心花上数千亿元进行高端发动机的开发研究。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转型升级,使企业从数量型转变为技术、质量型,从粗放型转变为效益型,这才是企业的希望,中国现代化的希望。

反观国外有实力的企业,其核心部件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美国的GE公司,从包括高端的飞机发动机到精密设备都能自己做,波音公司、德国西门子、韩国三星、日本三菱等等,这些企业都牢牢掌握着核心部件的制造能力。

拿格力来说,我是有深切体会的,老实说,格力过去也是一个组装厂,不但空调机的心脏——压缩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做不了,连很多一般零件也是东买一件,西买一件。为此,科技人员必须根据采购件的特性来设计产品,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人家生产什么你就用什么,严重阻碍了产品的创新。后来有了压缩机,控制器也完全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来开发。之后,又上了电容器,解决了原先采购的CBB大电容寿命短的问题,以及后来变频模块的封装生产,为变频机的制造提供了核心部件等等。所有这些,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可谓功不可没。

应该说,核心部件的自我配套风险也较低,产品出来后能自己消耗一部分或大部分,解决了市场问题。其次,科技人员可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状况,随时对配套件做出改进,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美誉度。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什么都要自己做,小而全,大而全,也是行不通的,很多零件可以采购,自己做反而划不来。那么,哪些零件需要自己做呢?我认为,对技术、质量影响重大,而市场又难以满足要求的;价格昂贵,对成本影响大的;容易受人控制,影响产品更新换代的;能使自己产品更独特、更有特色与差异化的配套件等要努力争取自己做,这样,不但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而且使产品更有竞争力。

当然,企业也要量力而为,循序渐进,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要放长眼光,一时做不了,也要积极创造条件,等时机成熟时再上,格力就是这样,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企业现阶段所做的点点滴滴,不光是为了现在,还为了将来,企业不仅要搞好现在,也要规划好未来。

五、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避免同行恶性竞争,避免同质化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差异化?简单一句话就是“与众不同”,也就是说比别人更有亮点,更有特色,更有个性。这种“亮点”、“特色”、“个性”就是产品的差异化。

所谓“差异”,并不要求产品与别人完全不同,或面目全非,而只要求在某些关键地方有那么一点差异。那么这“一点”到底是多少?有量化数据吗?差得多一点当然更好,但依据一般的统计规律,我认为有5%的差异,你就可能成为赢家。

李嘉诚说得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一点,好一点就行,像奥运会赛跑一样,只要比对方快1/100秒就会赢。”

进葡京赌博的人,十赌九输,为什么?其实,据统计规律,赌场与赌徒的输赢比是49∶51,只相差两个百分点,但你若沉迷进去,肯定输得精光。

香港街头的商铺,能生存下来的,靠的也是差异化经营。香港旺角有一家专卖“三文治”的小食店,每次路过时,我就感到奇怪,门前总有二三十人在排队,心想,不就是三文治嘛,用得着排队吗?而距离它一百多米远的另一家三文治,生意就冷清多了。受好奇心的驱使,我耐着性子也跟着排队,尝试过后才知道,它与别的三文治差别不大,只是中间所夹的炒蛋稍微滑一点,口感好一点,估计也是5%的差别吧。

大家知道,拉菲红酒价格高达过万元,如果拿来与普通上好的红酒对比,据统计只有5%的人能区别开来,可见它们之间的差别也不大,但价格却相差几十倍。

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很有意思:《美国制造如何打败中国制造》。文章说的产品只是一个小小的油漆刷子。论成本,美国无法与中国竞争,但美国死死在差异化上做文章,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产的刷子比较容易掉毛,他们抓住了这一弱点,改进了生产工艺,使刷子不易掉毛。因为掉毛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既影响了油漆的质量,又影响了工作效率,清理起来还很费劲。因此美国的油漆工人都很喜欢用本国的油漆刷,即使价格贵一些,仍然销路很好,从而转败为胜。

很多案例都说明,差异化是企业致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差异化的产品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差异化也能更好地避开同行的恶性竞争,使企业赢得主动。

格力多年来在产品差异化上不断在努力,除针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对产品做出有特色的整改以外,对其他的“小问题”也不放过。如针对市场上柜机的插头插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我们自行开发了一个特制的插头插座,这是格力特有的配套件,可承受更大的电流,从而使产品更安全。其他的“表面工作”,也力争做得更细一点,更精一点,更光滑一点。

来自《朱江洪自卷》部分章节

 

 

 


底部媒体支持

友情链接: 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查询 国家认可证书查询  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

© 2022 标普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