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有的人骁勇善战,以一当十,是因为他有过人的武功,有“杀手锏”。企业要出人头地,也需要“杀手锏”,这个杀手锏就是技术领先。
人们一听到“领先”,自然都会肃然起敬。何谓领先,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没有这个“杀手锏”,在激烈的市场较量中,很容易被人拉下马。凡是著名的品牌,你会发现都有一项或多项领先技术。
当然,领先并不一定是全能冠军,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也可以是单项冠军。如某一项关键技术,某一项重要的工艺,某一个特色,某一种材料等。企业要善于发掘和寻找自己产品所特有的,令人信服的某些特色和重要属性,通过深入研究与打造,使之达到领先水平。
领先是一种实力,企业如能取得实实在在的第一,将是对竞争对手的一种震慑。领先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还可以在消费者中引起关注和传播。
领先就是第一,第一只有一个,第一的最大好处是容易被人记住。如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可谓家喻户晓,但第二高峰是谁,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才有“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满天飞的现象。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一个企业能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达到领先水平,就可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比如某个餐馆,不一定每个菜都很好,但某一两道菜做得特别有特色,特别地道和传统,就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因而可以把整个餐馆带动起来。比如福州有一家餐馆,它是“佛跳墙”的原创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而顾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又如某一医院,它不是每个科目都突出,都比别人强,但如果在某一科目取得领先地位,就会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
企业也是一样,如果有一两个产品规格达到行业第一,就会给它带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广告效应。顾客自然会联想:既然它能在某一产品领先,其他产品也一定不错。
如日本大金空调,是日本专业化的空调企业。一提到大金,自然就会联想到它的多联机,因为别人的多联机用的是传统的涡旋压缩机,而它却独创了一种高低压压缩机,这种压缩机有回油好、能效比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因而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从而为它的整体销售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领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老板说,我不懂技术,对技术领先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我认为,你懂不懂技术是一回事,但你有没有技术领先意识又是另一回事。只要你下决心,总比那些懂技术,但又不重视技术,没有领先意识的老板好得多。你不懂得抓技术,但懂得抓人也行,抓什么人?抓技术带头人。你是掌门人,你不抓,不重视,下面就动不起来。老板的作用就是组织者、指挥者,把握方向,是船长。船是如何造出来的,你不用管,坏了也有人修,但是你的责任是死死抓住方向盘,需要人给人,需要调整方向及时调整方向,把船安全地驶向目的地。
我相信,乔布斯也不是做具体技术工作的,他也只是一个指挥者、决策者、组织者、监督者。格力的创新技术也不是我亲手做的,我也只是起到一个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作用。
要领先技术,最重要的是把人抓好、用好、管好,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大半。比如有些老板不会做菜,但餐馆做得很有特色,因为他把厨师这个重要角色抓住了。搞企业也一样,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科技人员,企业家要有求贤若渴的胸怀,爱护他们,用好他们,跟他们交朋友,要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我有一个朋友是生产摩托车的,一次我问他: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你们的销售如何?他自豪地对我说,销售很好,有时还供不应求。我向他讨教有什么招数,他说主要是他们车子的性能好,特别是耗油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动力也比同类产品大。
据我所知,该老板并不懂摩托车的技术,以前在银行工作过,下海后做贸易,从海鲜到首饰都做过。但在交谈中我发现他的技术领先意识很强,他认为,一个产品如果没有一两项过硬的、领先的指标,在当今的竞争环境中,消费者根本就看不上眼。为此,几经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技术团队,提出技术整改的具体指标,并承诺每年拿出销售利润的三分之一作为团队的奖励。为此,整个团队非常积极,没日没夜地搞科研、做试验,终于修成正果。看来,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使“鬼”拼搏。
来自《企业管理》作者:朱江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