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格力模式”,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格力的自建渠道”。
过去,我们也像其他企业一样,在大商场、家电超市里摆上自己的产品,但后来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大型家电连锁超市崛起,他们仗着场面大,人气旺,出货快等优势,“牛气冲天”,所定条款,他们说了算,个别商场进货不付款,卖完还拖欠,价格由他们定,每月还要付给商场促销广告费,遇到节假日或商场促销,为了打压竞争对手,要求厂家配合,降价促销,而降价的损失则由厂家买单,作为对商场的支持。为此,我们与这些商场的矛盾越来越大,以至2004年3月11日发生了影响全国的所谓“国美事件”:在双方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格力退出国美,而国美也以牙还牙,把格力“清出商场”。
总不能老让别人卡住自己的脖子。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离开大卖场,格力到底能不能活下去?然而,我们的产品只有空调,要自建渠道,只有专卖店一条路可走,但无论如何,这条路也得闯一闯、试一试。
格力专卖店从一开始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它的一举一动引来众说纷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甚至有学者断言:“格力不进卖场就没有前途,不合潮流,不依靠大卖场就是死路一条。”别的商品开设专卖店有过成功的先例,格力能成功吗?毕竟,早前的春兰空调也曾开设过专卖店,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我开始关注并调研格力空调开设专卖店的条件和成功要素。我发现,但凡专卖,都要有一定的品牌形象,也就是说,专卖的商品大抵上是消费者认可的牌子,不知名的品牌,就是开了,也鲜有顾客光顾。因此,专卖店的开设,本身就是品牌的象征,另外,专卖店的商品要有足够的销售量,销量少,则难以维持专卖店的费用和开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春兰的口碑当初也不错,是国内空调的第一块牌子,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销量日渐萎缩,已退出了一线品牌,专卖店自然就满足不了第二个条件。
那么,格力是否符合上述的基本条件呢?
格力经过多年的打拼,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知名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节节上升。我经常跑市场,特别是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我几乎都在外地市场度过。有一年五一节,我在外地某商场,蹲守了好长时间,发现有不少顾客进入商场后就径直奔向格力专柜,说明了这些消费者已认可了格力,并早已在心目中选择了格力,虽然商场里品种繁多,但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已经成了摆设。这就是格力专卖店的基本条件。
再说,空调与其说是产品,倒不如说是设备或半成品,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才能最终使用,在这方面,专卖店有突出的优势。专卖店不像大卖场,人山人海,顾客不容易照应,在顾客至上的今天,休闲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和享受。另外,专卖店船小好调头,城市能开,郊区能开,乡镇能开,甚至生活小区也能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经营风险小。
当时,一批“敢于吃螃蟹”的经销商,陆续在全国开了第一批格力专卖店。但那时大家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统一的规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办得好的,有办得一般的。为了促进专卖店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2005年10月,格力在珠海召开了一次全国专卖店专题研讨会,进一步总结和探讨专卖店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专卖店今后的发展规划和方向。商家积极响应,共有一千多人参会。
会上,我作了近两个小时的主题发言,从专卖店的生存条件、专卖店与大卖场的优缺点分析,如何加强和规范专卖店的管理,如何开创专卖店的新局面等一系列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得到与会者一致的赞同。可以说,这次大会是专卖店建设的一次动员会,对专卖店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搞好格力专卖店,在会上,我重点强调专卖店必须加强管理,规范经营,用格力企业文 化打造专卖店的建设。为此,我在会上提出了专卖店建设的“三性原则”:即连锁性、统一性、关联性。
连锁性。市场竞争,弱肉强食。所谓“强”,并不就是大,而是有实力。专卖店作为单一个体,店小实力弱,那我们就连锁起来,把所有的格力专卖店组成一个全国连锁店,遍布全国城乡,谁还敢说你小?麦当劳单一店面也不大,但国际连锁,消费者就对它刮目相看。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种信誉,只要我们连锁起来,实力和信誉也就随之大大提高。
统一性。专卖店要以省市为单位,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LOGO、统一标志、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价格、统一着装、统一店容店貌。取消原来的什么“张三店”、“李四店”等专卖店名称,因为这些店名很容易使消费者联想起“夫妻”店、个体店。也只有实行这八个统一,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连锁性,才能提高专卖店的实力、形象和消费者的信心。
关联性。与谁关联?当然是与格力总部。专卖店要死死地把自己与格力扯在一起,讲得难听一点叫“傍大款”、“拉大旗作虎皮”或“狐假虎威”什么的。专卖店不是店面小,没实力,可信度低吗?只要跟格力绑在一起,人家就不敢小看你,他们感觉到你背后有一个大企业在支持你,帮助你,做你的后盾,你还怕什么?
在会上,我还特别强调,要想与格力绑在一起,专卖店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一、在店里要适当布置格力文化园地,把格力的企业文化,生产活动的场面,员工的文化生活等展示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格力,并且感受到你就是格力的一员。在与消费者交流时也要注意方式,不能张口就是“阿拉上海人”,“咱北京人”,应该说“我们格力人”,也不要说“他们格力如何如何”,应该说“我们格力怎样怎样”。
二、打造优秀的格力专卖店文化,以优秀文化带动专卖店的建设。为此,必须做到自信、自强、自律。特别是自律很重要,要做到自律,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五点:稳定价格的模范;售后服务的模范;遵守销售公司和格力总部规定的模范;诚信经营的模范;宣传格力品牌的模范。
三、做好格力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什么是品牌,品牌不仅是质量上乘,性能优越,品牌还应包括与消费者建立起一种亲情关系。既然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就应更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与他们建立起亲密关系,这样,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义务宣传员。
大会结束后,各参会代表回去纷纷行动起来,按照我在会上提出的意见和观点,重新统一布置了专卖店,按要求规范了专卖店的经营。很快,格力专卖店在全国风风火火地发展起来,各地经销商争相申请加入专卖店的行列,出现了一时未被批准而找人说情的现象,专卖店也从一千多家发展到上万家。
格力推行独特的销售模式以来,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受了考验,也遭受过挫折,备受世人关注,很多人怀着各种目的和心态去评论它,我们遵照邓小平的“不争论”的教导,老老实实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不行,实践中见高低。
实践证明,销售公司的创立以及按格力文化建立起来的遍布全国城乡的专卖店,是格力的销售主体,承担着格力90%以上的销售任务,使得那些“不依靠大卖场,格力的销售必将大幅下滑,最后不得不退出主流品牌”的言论不攻自破。
当然,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特别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方兴未艾,销售方式和销售方法也将不断变化。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去适应、去改进我们的销售,这将是摆在格力面前又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相关链接:
格力前掌门详解“格力模式”之四:
“秘密”是诚信,“迷药”是共赢
格力前掌门详解“格力模式”之三:
“湖北事件”彻底解决,销售体系铁墙铁壁
格力前掌门详解“格力模式”之二:
代理变公司,“五统”建秩序
格力前掌门详解“格力模式”之一:
首创“返利”,救人救己
来自《企业管理》,作者:朱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