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指出,红酒预防癌症,主要归功于红酒中含有的大量的多酚物质——白藜芦醇和单宁酸,这两种成分在临床的研究中具有明显的抗癌效果。同时,葡萄酒中还发现一种名为白藜芦醇(resveratrol)的物质,它能延缓肿瘤的生长,预防各种癌症。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一个研究小组在2007年8月出版的《癌变》杂志发表报告称: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可减少罹患癌症的风险。他们通过白鼠实验证明:摄入白藜芦醇的白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了87%,抗癌效果在摄入7个月后最为显著。由该校药理与毒理学教授克罗 拉马蒂尼埃主持的这个研究小组,目前正在测试人类摄入白藜芦醇的适当剂量,拉马蒂尼埃教授声称:“我每晚要喝一杯赤霞珠红葡萄酒,补充每天需要的白藜芦醇。”
不同地区所产的红酒抗癌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呢?汤玛斯 杰弗逊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的一个小组最近做了一次对比实验,选择了欧、美、亚三大洲有代表性的三个品牌作样本,其中,欧洲的样本为在美国常见的来自法国的Domaine Caton干红(含糖量低于4.0克/升的红葡萄酒),亚洲的样本是在中国销量最大的张裕干红(含糖量低于4.0克/升的红葡萄酒)。实验表明,三种样本中白藜芦醇、单宁等多酚物质含量水平极为相近,它们的抗癌功效是相当的。
葡萄酒中的有益物质白藜芦醇、单宁和花色素等,主要来自于葡萄皮。这些有益物质通过发酵等酿造环节由葡萄皮进入葡萄酒中。同时,葡萄酒在经过橡木桶陈酿时,还会吸收部分的单宁物质。另外,红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于葡萄果皮的花色素,花色素是天然的植物色素,花色素除了显示一定的颜色外,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伤。研究表明,人体产生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会有破坏作用,这是人类衰老和患病的根源。
健康的酒量:医生与酿酒师建议葡萄酒的饮用量为男性每人每天:300-400ml,女性每人每天:200-300ml 最为适合。
健康的时间:喝酒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7点至9点半,这段时间人体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升高,精酒更容易被代谢掉,但9点半之后,越往深夜,肝脏的解酒能力越低,因此美酒虽好,却不宜用来它陪伴良宵,不如早一点品酩,在微醺之中渐入夜色佳境。
健康的方式:不要空腹喝酒,如果尚未掌握葡萄酒的配餐技艺,可以用一点芝士来配酒,无论哪一种葡萄酒,和芝士搭配在一起都会扬长避短,变得更加迷人,芝士可搭配一小片苏打饼干来吃,这也是品酒会上经常用的小点心。喝酒前,可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吃些甜食和蛋白质食物或喝些牛奶保护胃粘膜,如此能够缓解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来自《食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