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如果不是被苹果公司解雇,这一切决不可能发生。这是一剂苦药,但药利于病。有时生活会当头给你一棒,但不要灰心。
他始终坚信让他一往无前的唯一力量就是热爱他所做的一切。所以,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
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那就不断地去寻找,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就像一切要凭着感觉去做的事情一样,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就像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乔布斯认为,要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心灵和直觉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要全心全意地去找寻梦想,如果一时还没能找到,不要停下来,不要放弃。
他告诫人们,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他人的观念里。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无比钟爱,并因相信其伟大而怡然自得。他如是说,“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
4.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乔布斯的一生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那卓越的头脑以及自己独特的思考习惯。
2007年,乔布斯在宣布苹果公司第一款手机——iPhone问世时,他说,人们把最先进的手机叫作智能手机。它们的确更具智能,但实际上它们也更难使用。无论你需不需要,它们的键盘每时每刻都在那里。
乔布斯说:“你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二十年前,这在电脑上得到了解决。我们用一个能够展示一切的屏幕就解决了它。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去掉所有的这些按键,仅仅制作一个巨大的屏幕。我们不愿意把鼠标带来带去。我们将会使用一支触屏笔。不。你不得不将它抽出来、放回去,然后将其弄丢。我们要用的是我们的手指。”
乔布斯听起来就像是登克尔(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进行了功能固着的实验。在实验者,他要求被试把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并要求当蜡烛燃烧时,蜡烛油不能滴在地板上或者桌子上。)的一个实验对象——那些试图将蜡烛固定到门板上、被要求大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的实验对象。这一点并非巧合,他们的思考过程都是循序渐进的。
苹果并非独一无二。韩国电子巨头LG公司在iPhone发布之前推出了一款与iPhone很相似的产品。LG普拉达有着一个全轮廓大小的触摸屏,获得过设计奖项,并售出了100万台。
当苹果公司与之非常近似的设计方向——一个大触摸屏泄露后,竞争对手在几个月内造出了相近的复制品。这些其他的公司可以制造iPhone,但它们设计不出iPhone。他们没能看看他们现有的产品,问:“为什么这样行不通?”
《华尔街日报》的技术专栏作家沃尔特·莫斯伯格描述了一场临近乔布斯生命尽头时发生的类似讨论:“前一分钟他还在谈论为数字化革命搜罗想法的事情,下一分钟就谈到为什么苹果公司目前的产品这么糟糕,以及某个颜色,或者某个角、某个曲线、某个图标是如何如何的不好用。”
乔布斯的秘密是他永远都不会满意。他将他的一生都倾注于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行不通?”和“应当作何改变才能让它行得通?”
5.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它本身就能引领潮流。
乔布斯曾说,“你不能只问顾客要什么,然后想法子给他们做什么。等你做出来,他们已经另有新欢了”。
乔布斯坚信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频繁引用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问客户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总是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所以,苹果公司只管偏执的去制造伟大的、让人惊喜的产品,坚信伟大的产品会让消费者打开钱包。
在顾客期待苹果推出上网本时,乔布斯回绝了。他推出了iPad,一个第三品类,而绝对不仅仅是“一匹更快的马”。而iPhone用乔布斯的话说,是苹果准备重新发明的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