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Logo
客观、公正、独立、权威
顶部日期 
 
中心介绍
首页 > 新闻动态>>管理天地

华为幕后的功臣
分享到:
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08 02-16

导读:华为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自2000年以来,实现总营收达23000多亿,海外营收比重超60%,达13800亿;纳税总额2300亿元;研发投入2000多亿元;拥有3万多项国际专利。

华为成功的背后,自然离不开任正非率领的华为将士铁血奋战的硕果。然而另外一方面,探究华为成功的幕后,与任正非大气魄的咨询投入息息相关,距今为止华为十几年来在咨询服务方面,投入超过了100亿!

华为的很多能力,实际上是由咨询公司引导,不断内化后形成了华为的超强组织能力。(下图为华为曾经和一直合作的管理咨询公司)

可以说,正是华为的组织能力建设,是才是华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和不断攻城拔寨的立身之本。

管理咨询公司在华为持续管理变革中的作为

据不完全统计,华为在变革当中,前前后后请过几十家咨询机构。本文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华为经常提起的咨询机构进行了总结。

1、流程管理变革及企业信息化建设——IBM

ArletaChen(在IBM任职23年,1998年到2003年负责华为与IBM合作的顾问项目):1998年我们广州区的经理说在深圳有家客户,希望得到IBM的服务,这家公司就是华为。那时候我就去见了华为的孙总和郑宝用副总。双方的合作是从小的项目开始,最初是一个叫“ITS&P”的项目,即IT策略和计划,还有一个采购项目,进行了三、四个月时间。1999年华为启动两大重点变革项目:19993月以IPD重整研发的管理及流程,年底又启动了ISC项目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2000年到2002年我们还帮助华为在IT方面做系统集成中心、数据中心以及网络研究等重点项目。2002年开始更关注组织及人才培训,与美智公司合作做了组织研究、与华为大学合作的领导力发展项目。从2000年到2003年还成立了ProjectOffice来管理协调所有的项目。一直持续到2003年所有的项目都告一段落。从1998年到2003年期间,我是IBM在华为所有项目的负责人,与华为的高层保持日常沟通,听取他们的要求,提升服务质量及满意度,并管理IBM的顾问,同时自己也在华为IPD/ISC项目中担任顾问。

 

开展变革项目,对华为和IBM双方都是挑战。最大的挑战是找到对的人。以顾问来说,不止知识经验要对,还要这人有好的沟通能力,肯教,有正确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能与团队合作。找对人是项目最难但也是成功的最大因素。IBM和华为选择什么样的项目人员都很重要。另一大挑战是建立团队。项目成员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背景,要大家齐心、互相帮忙,谈何容易。

 

任正非:1997年,IBM对华为当时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诊断:缺乏准确、前瞻的客户需求关注,反复做无用功,浪费资源,造成高成本;没有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门流程之间是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割裂;组织上存在本位主义,部门墙,各自为政,造成内耗;专业技能不足,作业不规范,依赖英雄,这些英雄的成功难以复制;项目计划无效,项目实施混乱,无变更控制,版本泛滥。通过八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筑了流程框架,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2、人力资源管理变革——HayGroup

任正非:我们从1997年开始与Hay group合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在Hay的帮助下,建立了职位体系、薪酬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及岗位、角色的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为公司员工的选、育、用、留原则和干部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原则。自1998年开始,Hay每年对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进行审计,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交给华为解决。正是由于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断地改进,不断地进步,造就了一支真诚为客户服务的员工和干部队伍。2005年开始,华为公司又与Hay合作,进行领导力培养、开发和领导力素质模型的建立,为公司面向全球发展培养领导者。

3、企业文化——人大6位教授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董事长):1995年的华为还在深圳市南山区深意大厦六楼办公。当时,我与包政等5名人大教授被华为请去讲课。任正非听完课程之后…正式邀请我们到华为公司做顾问,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1996年3月,我带着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建敏等人大的教授组成华为管理大纲起草专家组。首稿由包政执笔,后包政去了日本进修,改由黄卫伟教授主笔。起草小组一成立就驻扎在华为公司,与华为人一起研究起草管理大纲,当时,正值香港基本法起草,任正非受香港基本法启发,就建议将这个管理大纲命名为《华为基本法》。

经过1997年一年的讨论修改,基本法改到第八稿,在即将交付审定会讨论之前,华为公司二级部门经理以上的干部,每个人都认真地写下了自己最后的意见和建议。实际上到最终定稿,基本法一共前后进行了10次删改,此时是19983月。从开始筹备到成稿前后经历了3年时间。

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任正非本人实现了自我超越,完成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同时通过这一个过程使得高层管理团队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统一的意志。现在华为高层的经营管理团队(EMT)成员都是当年《华为基本法》形成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对华为来讲,《华为基本法》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将企业家个体的思维转化为组织的思维:将企业家个人对企业未来的前途、使命、内部等的思维真正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

第二,《华为基本法》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品牌价值。

第三,为企业培养了一支领导团队。

任正非:几千员工与各界朋友两年来做了许多努力,在人大专家的帮助下,《华为基本法》八易其稿,最终在1998323日获得通过,并开始执行。共同制定并认同的《华为基本法》将企业家的个人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推动和导向企业的正确发展,其已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员工现已认同它,并努力去实践它,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曙光。

 

4、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方面——FhG

任正非:德国国家应用研究院(FhG)合作,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对整个生产工艺体系进行了设计,包括立体仓库、自动仓库和整个生产线的布局,从而减少了物料移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我们的很多合作伙伴对华为生产线进行认证的时候,都认为华为的整个生产线是亚太地区最好的之一。我们还建立了一个自动物流系统,使原来需要几百个人来做的库存管理,现在降到仅几十个人,并且确保了先入先出。

 

5、财务管理变革——PwC

任正非:华为通过与PWCIBM的合作,不断推进核算体系、预算体系、监控体系和审计体系流程的变革,在以业务为主导,会计为监督的原则指导下,参与构建完成了业务流程端到端的打通,构建高效、全球一体化的财经服务、管理、监控平台,更有效的支持公司业务的发展。通过落实财务制度流程、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和IT平台的四统一,以支撑不同国家、不同法律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审计、内控、投资监管体系的建设,降低和防范公司的经营风险;通过计划-预算-核算-分析-监控-责任考核”闭环的弹性预算体系,以有效、快速、准确、安全的服务业务流程,利用高层绩效考核的宏观牵引,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到目前为止,华为公司在国内账务已经实行了共享,并且实现了统一的全球会计科目的编码,海外机构已经建立财务服务和监控机构,实现了网上财务管理。建立了弹性计划预算体系和全流程成本管理的理念,建立了独立的审计体系,并构建了外部审计、内部控制、业务稽核的三级监控,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任正非为什么觉得一定要请咨询公司?
 

人生病了,要去看医生;企业出现管理体系的问题,要请管理咨询公司,这是同一个道理。

有的企业说,我偏不去看医生,让它自愈,但实际上往往病情加重,到时连华佗也治不了;

有的企业说,我自己买药吃,去听一次课,买别人吃过的药试一下,也有可能治好,但还是很危险,如果药不对症,可能病情加重,延误了治疗机会,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生病看医生,是理之当然,所以全国的大小医院,人满为患,手术排号要提前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企业出现问题,尤其是管理体系的问题,让外脑介入,实为明智之举:

1、企业改革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单靠企业内部力量难以达成,就像企业内部人员都被放入一个气球里面来推动上坡是很困难的,如果有一组外力来在外面推就会很快。

2、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咨询公司的中立更有说服力。

3、咨询公司更专业、更科学,改革的效率也更高,企业可以少走弯路。

4、企业内部人员忙于日常事务,有借口不去做完善体系的事,就算去做了,也因存在个人爱好的趋避,或利益的纠葛,而导致改革的成效打折,甚至失败。更何况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所带来的阻力是很难实现改革的。

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遇到瓶颈,不知道该怎么发展和管理,那么这个时候要请个管理咨询公司帮你诊断下,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调研、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指导方案的推行实施,以达到解决问题、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推动企业健康稳健发展。

 

  很多企业认为我们多少年都是这么做过来的,我们的经验很丰富,我们很了解企业,你们管理咨询公司是外行怎么能帮我们做呢?

  1、现在和以前已经完全不同,环境变了、竞争变了、员工的要求变了、市场因素变了、供大于求了、员工的素质也变了,所以以前的经验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企业发展;

  2、咨询师都是曾经在企业当中有丰富阅历的实战型人才,所以在咨询项目组进驻企业的调研、诊断环节就可以在短期内了解企业、了解行业、掌握企业的问题,甚至作为旁观者的角色比企业自己还要了解企业的病症所在,更重要是外行”的思路会更宽,不局限于本行业,所以这正好弥补了本行业横向思维欠缺的弊端。

  3、老板天天在企业里,很了解企业,但往往失去了判断力,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企业主通常精通和熟悉的是企业的业务,并不精通管理。而这恰恰是咨询公司的长处。

结束语:任正非先生极重管理,手下能人猛士非常多,员工多是高材生,经理人亦是名校MBA毕业多年从业经验,尚且借助外部咨询花费超过100个亿!!更何况中小企业,学会借力”,才是成长之道,明天蓝石观察将继续深入华为的幕后功臣这个话题,告诉你华为究竟是如何做咨询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

 


底部媒体支持

友情链接: 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查询 国家认可证书查询  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

© 2022 标普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