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Logo
客观、公正、独立、权威
顶部日期 
 
中心介绍
首页 > 新闻动态>>管理天地

质量管理工具及质量控制方法
分享到:
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08 02-12
1、五大工具
 

 

 

APQP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 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 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 避免晚期更改; 

◆ 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SPC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适时监控,科学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SPC非常适用于重复性的生产过程,它能够帮助组织对过程作出可靠的评估,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产生,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以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大量检测和验证工作。

 

(1)SPC实施意义

 

可以使企业:

◆ 降低成本 

◆ 降低不良率,减少返工和浪费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提供核心竞争力 

◆ 赢得广泛客户 

 

(2)实施SPC两个阶段 

 

  • 分析阶段:运用控制图、直方图、过程能力分析等使过程处于统计稳态,使过程能力足够。 

 

  • 监控阶段:运用控制图等监控过程 

 

(3)SPC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SPC的作用:

 

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 

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 

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  

 

 

FMEA

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是在产品/过程/服务等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服务的各个程序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可能的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减少失效模式的严重程序,降低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以有效地提高质量与可靠性,确保顾客满意的系统化活动。 

 

FMEA种类: 按其应用领域常见FMEA有设计FMEA(DFMEA)和过程FMEA(PFMEA),其它还有系统FMEA,应用FMEA,采购FMEA,服务FMEA。

 

 

MSA

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的简称,MSA测量系统分析,它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份。  

 

PPAP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是对生产件的控制程序,也是对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 PPAP生产件提交保证书:主要有生产件尺寸检验报告,外观检验报告,功能检验报告, 材料检验报告;外加一些零件控制方法和供应商控制方法;

 

  • 主要是制造型企业要求供应商在提交产品时做PPAP文件及首件,只有当PPAP文件全部合格后才能提交;当工程变更后还须提交报告。  

 

2、七大方法

 

1
 

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

②确定检查的频度;

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2
 
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

 

①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3
底部媒体支持

友情链接: 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查询 国家认可证书查询  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

© 2022 标普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