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公正、独立、权威
首页
业务浏览
管理天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资质证书
在线下载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动态
>>
管理天地
五级经理人
分享到:
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08 02-08
五级经理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谦虚,他们首先是谦谦君子,真诚地希望通过真心与他人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尊重差异,相信唯有这些差异才能有助于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五级经理人”的提法最早见于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并作为该书的第一章。显然作者有意在强调人的因素在一个成功组织中的的重要意义。这个名称被提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一时间,竟成为了一种共识性的提法。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是第五级经理人呢?他们的存在对一个组织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第五级经理人有些什么样的特征?是否可以通过刻苦修炼达到第五级经理人的境界呢?
对于前三个问题,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都有非常深入地探讨,建议大家找来读一读,但对于第四个问题,书中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不能不说是美中不足。然而也恰恰说明了这个境界决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简单修炼就可以达到的。所以如何修炼将是本文的重点讨论内容,但为了让从没听说过这个名词的读者知道什么是第五级经理人,我只好不厌其烦的再阐述一番。
吉姆.柯林斯把经理人分成五级,就像一个金字塔,第五级经理人在塔顶,是经理人的最高境界。
第一级:能力突出的个人
能够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出巨大贡献。
这个层次的经理人注重的是个人贡献,没有意识到个人仅仅是组织的一分子。在他身上仅仅体现出了对个人的良好管理。
第二级: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
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这个层次的经理人已经突破了自我的层次,开始注重团队内部的通力合作。并有意识地借助集体的力量来实现目标。
第三级:富有实力的经理人
组织人力资源,高效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这个层次的经理人开始注重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合理调配并通过流程管理、监督机制等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但他们的目光还经常局限于目标的实现,较少考虑目标本身的重要性和它在整体目标中的分量。他们可以成为优秀的执行经理。却无法成为领导大家实现崇高理想的领导人。
第四级:坚强有力的领导者
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进的愿景,向更高的业绩标准努力。
这个层次的经理人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能达到这个层次的经理人已经是凤毛麟角。
第五级:最高境界的经理人
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前三个层次的经理人,相信并不难理解,但对于第四级和第五级经理人,就难免会存在诸多疑惑。表面上看,第四级经理人同样优秀,他们也有着执着的内在驱动力,有着清晰的理想愿景,并有着非凡的执行能力。第五级经理人比第四级经理人多了一些什么样的非凡特质呢?
第五级经理人同第四级经理人的最大区别在于,第五级经理人更关心事业、运动、使命和工作,而不是他自己。而在第四级经理人身上我们总能发现非常浓厚的功利色彩,他们往往拘泥于刻板的形式和不可侵犯的权威,他们缺少第五级经理人身上那种发自内心的谦逊品格,有时候甚至呈现出自负的倾向。他们往往咄咄逼人,不易亲近,更加看重自己而不是事业本身。
亚伯拉罕.林肯被公认为是具备第五级经理人品质的总统。在别人眼里,林肯有着“谦虚、羞涩的个性和笨拙的举止”,但这绝不是懦弱,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量”,在他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内在的强烈的情感,一种尽可能追求完美的献身精神”。正如里奥.罗斯金所说“弱者才会残忍,强者才会温柔”。 “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是第五级经理人的双重品格。他们绝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也不是不可接近的偶像,他们看起来很平凡却默默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除了谦逊和平和之外,他们同样有无所畏惧的决心,他从不放弃,从不怀疑,从不瞻前顾后。他们往往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人群,往往把成功归于运气。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们会坦然承担责任,从不埋怨运气不好。
第五级经理人会给组织带来不竭的动力,会带领组织从辉煌走向卓越。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实际生活里,第五级经理人却很少出现在最高领导层中。个中原因,其实不言自明。然而一旦他们被委以重任,就一定可以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一个注重发展的公司应该主动营造善于发现第五级经理人的土壤。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是经理,也不打算做经理,这个对我并不适用。其实不然,管理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管理未必要有下属,因为管理自己才是管理者的一个首要任务。从另一方面来讲,一个人也不应该局限于自身的角色和级别,应该具备超越自身高度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你今天不是经理人,没关系,如果你能够站在经理人的角度去做事情,去考虑问题,你就已经具备了做经理人的素质了。当然你可以站得更高。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文的核心上来,那就是是否可以通过刻苦修炼达到第五级经理人的境界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不容易。
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会经过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依赖期,比如从幼年到成年这段时间。然后会进入独立期,做事情趋于理性,不再依赖于家庭的资助,可以通过工作、事业上的努力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实现走向独立这个目标,这对一般人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差别就在于时间的早晚,这决定于个人意识和个体能力。这两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个人领域的成功。
第三个时期被称为互相依赖期。这个时期的人开始认识到自身在认知上、能力上的局限性,并把目光投向集体的成功,通过互相依赖,取长补短,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更大的目标。一个很易理解的自然现象是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木片大于两个单独的木片承担的重量之和。互相依赖期是更高层次上的成功,可以被称为公众领域的成功。但实现从独立期到互赖期的跨越并不是水到渠成的,它需要一次观念上的转变,需要把追逐理性的大脑暂时收敛一下,适当地使用感性这个工具。这么说可能太抽象了,下面会谈到具体努力目标和方法。如果我们愿意改变,我们就能够改变。美国作家佛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所以改变应该首先是自觉的和自发的需求。
要想实现第五级经理人的修炼目标,可以尝试从下面的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这几个方面绝不是全部,他们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而且大都属于个人修为方面而不是技巧方面的,因为第五级经理人不再强调技巧,更注重调整内心的真正动机。另一个需要声明的是,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愿意接纳的心,不要不等对方说什么,仅仅因为你不喜欢这个说话的人就干脆认定他说的也一样毫无道理。
第五级经理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谦虚,他们首先是谦谦君子,真诚地希望通过真心与他人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尊重差异,相信唯有这些差异才能有助于增强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斯蒂芬.柯维说过“完全相同的两种看法中,总有一个是多余的”。
第一个方面:确立正确的深层价值理念
这里非常强调“正确的”价值理念。可能有人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正确。不错,从哲学意义上讲是这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提炼出一些公认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谦虚、诚信、忠诚、勇气、耐心、勤奋、朴素、诚实等。
关于谦虚,我们不再深入探讨,上面已经说过了的,这个是第五级经理人的前提,如果这个都做不到,还是先修炼谦虚的内功比较好。
如何让这些价值理念成为自己做事的信条呢?一个比较被认可的方法是把这些信条写下来,形成“个人使命宣言”。不但要写下来,还应该定期反省并不断调整。
第二个方面:从性格魅力技巧论转向人格魅力论
性格魅力技巧论认为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本身的性格,比如一般认为内向的人相比外向的人,可能有更大的局限性。他们往往鼓吹改变性格以适应社会。但性格其实是很难改变的,因为他不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更多的是受生理遗传因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往往收效甚微。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第一代的成功学家们如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人比较注重对技巧的训练。不可否认,有一些理念还是非常正确的,比如态度决定一切,有志者事竟成,消除忧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等等。但也有些内容却明显属于玩弄手段和欺骗。例如微笑赢得朋友,道理上绝对没错,但侧重技巧的成分多了一些。还有利用“人性的弱点”,迎合人们的爱好、虚荣心,假装对别人的爱好感兴趣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等等就不免落入动机不良的巢臼了。
所以说,性格魅力技巧论更加注重表面的东西,仍属于浅层次上的方法论。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说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真正的道理,不注重表面的浮华,不应该被表象所困。要守住内心的本,就足以得道。这就是人格魅力论的一个诠释。人格魅力论更强调自我的修养,本心的善念,和对于公认原则的坚持。
人格魅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比性格魅力技巧论更持久、更有效。更加重要的是,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磨练达到的,它已经不再有生理遗传因素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了。修炼完善的人格魅力是人人都可以身体力行的事。这个发现本身就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个超越。
第三个方面:以原则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原则同价值观具有相近的含义。但原则决不是价值观,原则被认为是被社会公认的正确的准则,而价值观则完全可以是个人的自我认知,甚至是错误的认知。
斯蒂芬.柯维认为人不应该以配偶、家庭、金钱、名利、工作、享乐、朋友、敌人、宗教、自我作为生活的中心,否则就容易陷入泥潭并铸就不完善的人格。人应该以“原则”为中心,只有原则才是亘古不变的准则。
做到了以原则为中心,就可以做到超然物外。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原则是永恒的,我们就能守住本心,不至于迷乱。达到如庄子所讲“不以物易性”的境界。
上面提到深层价值理念的时候,我们没有提到“正直”,之所以不提,是因为“正直”不能同普通的价值理念等量齐观。正直是比忠诚更高层次的价值观念,准确地说,正直是忠诚的最高形态,它意味着以原则,而不是人、组织或者家庭为中心的理念。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正直的品格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一个人如果缺乏正直和诚实,则足以败事。有这种缺点的人,没有资格做管理者”。可见正直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首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总能发现违背正直准则的影子:搬弄是非、恶意攻击、歪曲事实、勾心斗角的事情经常出现在一些管理者身上,不能不说是一种用人上的悲哀。第五级经理人强调含蓄和低调,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过分表现自己的行为,就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第四个方面:双赢思维的确立
不能不再度提到斯蒂芬.柯维,他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对双赢思维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以个人的成功,别人的失败为原则我们称之为赢输模式;以自己甘愿失败,来迎合别人的成功,我们称之为输赢模式。柯维认为“许多主管、经理和家长都在输赢模、赢输两种模式间左右摇摆,当他们无法忍受混乱无序、缺乏目标、纪律松弛的状态时,会倾向于赢输模式。之后随着内疚感日增,又回到输赢模式,新一轮的愤怒与挫败感再次将他们推向赢输模式”,可谓一语中的。所以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
双赢思维并不仅仅存在于同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上。它应该存在于任何人际关系的层面。上司和下属之间往往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一方面希望看到下属群策群力,荣辱与共,希望大家都赢。但却又设置各种刺激措施把他们转化成为互相竞争的对手。在他们中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最终成功,而大部分人却不得不品尝失败的果实。他们的鼓掌欢呼和祝贺之辞都是言不由衷的,仅仅为了掩饰自己的狭隘。一个值得参考的做法是由个人来制定自己的目标,如果实现了目标就给予奖励,那些没有实现目标的人即便失败了也是因其个人原因所致,不会怨天尤人,推卸责任,把怨气撒在别人身上。
双赢思维意味着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总有第三条道路可供选择,只是我们不愿意选择而已。当意见相左的时候,我们是否更应该这么想:一个能力、学识跟我相近的人如果跟我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其中肯定有我所不了解的事实,尚未认知的真理,我应该认真倾听他的意见。这样最终的意见肯定会更趋于合理。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某某会议上,不同部门的人争得面红耳赤,大动肝火,甚至为了自己部门利益拍案而起。还听说某某领导因为什么问题怒斥下属员工,甚至肆意谩骂。说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给人的第一感觉好像是这样的领导肯定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他们“更像领导”,值得我们去仿效。其实大错特错,这类领导及那些盲目迷信的附和者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脑中的赢输模式在作怪。他们永远不会明白惟有双赢模式才是实现统合综效即所谓1+2>3的必由之路。
第五个方面:专注于个人和组织之外的贡献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在组织之外。一个组织绝不能向生物一样,以自身的生存为目的,如果能延续后代就算成功了。组织是社会的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
所以第五级经理人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的得失上。他应该把眼光放在组织之外,致力于超越个人、超越组织之外的贡献,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管理就是领导,其实管理跟领导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管理是向里看,领导是向外看。第五级经理人要更多的向外看,把更多时间放在对长远来讲更重要的事情上,尽管这件事情看起来并不那么紧迫。但要懂得积累并做好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即可迅速出击。
第六个方面:意志力的修炼
一般人认为意志力大小是一个人的固有秉性,很难改变。但《大脑与个性》作者威廉.汤姆森却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物质其实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经过培养和训练,就可以在某方面得到强化。
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可以从小的目标做起。譬如我们可以尝试读一本看似很枯燥、繁难的书,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不规定完成时间,只要读完就算成功。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实现,而且你可能还会突然发现,这本自己原本不喜欢的书其实写的非常出色。带着小小成功的喜悦,我们逐渐加大训练的难度,比如开始尝试给自己规定完成时间,于是你又顺利完成了。这时候的你,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意志力变得自信起来。
你可以继续尝试更难的目标,比如你打算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当你实现了你的目标后,不但个人对自己的认可在增长,你还可以从亲友、同事那里得到发自内心的赞许,这个时候的你,已经开始信心百倍了。终于有一天,你突然认识到,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你,你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你就能够做到。原来意志力障碍只是个看似顽固的茧壳,其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层,是很容易穿破的。
钢铁一样的意志力,还要求你注重信守承诺,一旦作出承诺,就一定要遵守。即便客观现实发生了变化让你的承诺变得无法实施,也一定要主动做出解释,得到别人的谅解。否则你在别人那里建立起来的信用帐户就会不断被透支。直至有一天,连你最好的朋友也离你而去。正因为承诺如此重要,所以千万不要轻易许诺,没有95%以上的把握,不要对对方许诺什么。我有个朋友非常缺乏时间观念,又缺乏自制力,却总是轻易承诺自己一定在某某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到最后大家就不再相信他的任何承诺,也不敢有所托付了。
第五级经理人修炼,永远不是技巧的学习,而是心智的升华。需要收起冰冷的面孔,用爱的力量去对待周围的一切。要爱你的家庭、爱你的工作、爱你的组织、爱你的公司、爱你的朋友、爱你的对手,无论对方是什么管理职位、什么社会背景、什么经济条件。我们总能发现,在我们和对手之间总有第三条路,通往我们共同的目的地。所谓真爱无敌,正是此理
。
底部媒体支持
友情链接:
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查询
国家认可证书查询
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
© 2022 标普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