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以前的故事:一个初春的夜晚,一对年迈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可是旅馆已经客满。 前台侍者不忍心深夜让这对老人再去找旅馆,就将他们引到一个房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们不用再奔波了。” 老人看到整洁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
第二天,当他们要结账时,侍者却说:“不用了,因为你们住的是我的房间。祝你们旅途愉快!” 原来,他自己在前台过了一个通宵。老人十分感动,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报答的。”侍者笑了笑,送老人出门,转身就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侍者接到一封信,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他按信中所示来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楼。原来,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亿万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并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 这就是著名的希尔顿饭店和他首任经理的传奇故事。
现实生活中,其实人人都是服务员,人生路不必雕琢,只要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伟大都是不断先从服务别人开始的,一个人服务别人的能力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
小时候,父母告诫我们:
当别人给予你帮助时,一定要道谢,并且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你的诚意。
当你给别人带来不便时,一定要及时道歉,以免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当你对一个人还不够了解时,切莫轻易下结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况且有时候眼睛也会欺骗我们。……
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做人开始的。古往今来,对人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本。《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后继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无不讲做人的重要。
历史上,成就一番大事者无不是以立德为先,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离骚》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司马迁秉笔直书,撰《史记》成史家之绝唱;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终成人民的好总理……
司马光言:“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恶者,古有赵高、秦桧之徒,今有刘青山、张子善、赖昌星之流。
由此可见:做人要恪守自己的原则。做人要有正确的人生信念,执著的人生追求,做人要合乎历史潮流,不可随波逐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食美国面粉,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做人要在实践中磨砺。现代青年,在和平环境优越的条件下成长,更需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愿吃苦,不肯艰苦奋斗的人,成就不了大事,也不可能成为顶天立地之才。
尊重他人,宽以待人。我们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事实上,宽容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真正的强者,在于他能让人心悦诚服的拥戴和情不自禁地喜爱,他的威不在怒,他的力不在吼。若你瞧领导不满,看同事不顺,冷眼旁观看世界,只能令自己苦不堪言。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改变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之长。譬如说:少年儿童欣赏他的天真无邪,青年人欣赏他的健美和朝气,中年人欣赏他的成熟和豁达,老年人欣赏他的沧桑和缜密。
聪明的人欣赏他的睿智,木讷的人欣赏他的本份,优雅的人欣赏他的气质,不具一格的人欣赏他的洒脱,粗鲁的人欣赏他的豪爽,稳重的人欣赏他的沉着、大气。
对于亲人我们欣慰一份亲情,对于朋友我们珍惜一份友谊,对于同学我们欣喜相逢时的风华正茂,对于同事我们惊喜一份共事之缘,对于对手我们幸运遇得一位诤友,对于打败我们的敌手,我们视为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风雨,不经风雨,哪来彩虹?这就要我们调整好心态,从阳光的一面看人看事。学问有深浅,做人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育家朱熹说:“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做事先做人,当年不谙世事的孩童,而今己为一个准职业人,对父母的话有更深的理解,事做不好可重头再来,人做不好是一生的悲哀。
让我们不论做任何事都要牢记父母的话:做事先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