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Logo
客观、公正、独立、权威
顶部日期 
 
中心介绍
首页 > 新闻动态>>管理天地

木桶效应
分享到:
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08 02-07

 

 

  

    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 英文名称:Buckets effect / Cannikin Law,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就是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逆定理

  当然,还有一个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在扬长避短中,把你的业绩建立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上更合理一些。按照德鲁克Drucker)的话说,就是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

  

  若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水桶定律可谓是极为巧妙和别致的。但随着它被应用得越来越频繁,应用场合及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水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水桶的最大容量则象征着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

  

 

木桶原理的八种演变

演变一:

  一个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直径大小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一个水桶,因此,水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径大的水桶,其储水量自然要大于其它水桶。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基础局促,有的资源面广,有的资源面窄,这都对企业的最初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演变二:

  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形状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水桶是所有形状的水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的运作协调性和向心力,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

  因此,从做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块资源都要围绕一个核心,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用力,作为总经理来说,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水桶的最后储水量带来影响。

  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水桶储水量。

演变三:

  水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

  每个水桶总会有最短的一块板,最初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水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高度。不过,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增加一定的储水量,如有意识地把水桶向长板方向倾斜,其储水量就比正立时的水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的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储水量。

  水桶的长久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各木板的配合紧密性,配合要有衔接,没有空隙,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不能出错。如果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只能导致漏水。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意识,不能做好互相的补位和衔接,最终储水量也不能提高。单个的木板再长也没用,这样的木板组合只能说是一堆木板,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水桶、一个团队

  如果把水桶比作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元素,那么储多少水就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静止的并且是理想的一种假设为前提:即所有水桶都是放在同等的取水状态,比如是下雨的天气,所有水桶都在接收落下来的雨水,并且不管接住的雨水用于何处、如何使用等等。

  因此,这样一种学术平台,本身就是缺少实践的土壤

  其实,储水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做企业、做品牌,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储水的过程,不是储水越多越好。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如何更有效率地储水和如何使用所储之水。

演变四:

  水桶理论的动态演变

  首先,在储水前要清楚这样一个疑问,是先有水还是先有桶?先有大水桶还是先有小水桶?按照水桶理论,必然是先有水桶,再有水,然后不断调整,从小水桶到大水桶,从短水桶到长水桶,没有哪只水桶一开始就非常大非常深的。然而在实践上,也许是先有水再有水桶,或者是先有不成形的水桶,甚至只有几块木板,而不是桶,然后通过这几块紧缺的垄断的木板资源,赚到第一桶金,然后才做出第一个水桶。

  其次,储水量的多少是动态的,目标设定储多少水,决定于做多少长的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费投资,少了是不求进取。

  储水量的多少,有时并不是企业竞争的全部,市场竞争并不是所有木板都超过对手,有时为了竞争需要还故意卖个破碇给对手,而以自己的集中优势攻别人的相对弱势取得胜利。就如田忌赛马。当敌众我寡时,就需要集中一点予以击破。这就是相对竞争优势。

演变五:

  水桶理论中水的使用演变

  所有的储水过程,还在于都是为了让水得到最大的使用价值,是可资使用的水。

  一个水桶,首先它至少要有两块最牢固的木板装成提柄,以能轻松提取。这两块长板必须能负荷起整个水桶的重量。这就是板块的明星效应:光光这水桶的板都一样长,只是说明你有这个储水潜力,如何发挥潜力及把它运用出来,必须要有一定的借力,运用提或拉的动作操作起来。

 

 

  

 

木桶效应

所以,一个企业如果对其所有部门科室都同等对待,要想搬到一个更高的舞台也绝不可能,必须突出公司的核心部门,突出自己的锋芒点,整合一切资源尽可能的搭界在这上面。

  从水桶本身来说,一个水桶至少要有两块木板比其它木板更长更牢固,才可以在上面装上借力的提柄,在装提柄位置的木块要特别经得起提拉。作为企业,必须要培养核心竞争优势,以这一二点核心优势能够统领整个公司的发展。否则只是作为一个光溜溜的水桶,实在困难将它提起。

  同样,一只太深的水桶,却装着太浅的水,这必将将影响水桶的使用效率。这同样也不是一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

演变六:

  桶储水多少同样取决于各块板之间的配合程度 木桶储水的多少也取决于板与板之间的配合程度,即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在企业里每个员工都是一块木板,而且每块木板都会有自已的长处和短处,也就是说企业的每个员工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发挥自已的优点,相互协助,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会缩小相互配合的缝隙,达到最佳储水量。

演变七:

  木桶储水多少还取决于各块木板的厚度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木板的厚度不够。那么,水桶的直径越大,木板越长就越危险。我们可以将企业员工的技能看成是木板的长短,员工的品德看成是木板的厚度。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看他拥有多少有能力的员工,更要看他拥有多少品才都较优秀的员工。如果没有品德,那么这个员工对于企业的损害程度与他的技能将成正比。

演变八:

  木桶储水多少还取决于木桶底面的面积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水桶的底面面积不够宽。就等于没有了一个平台,那么就会让员工束缚住了,失去了施展手脚的天地。 当桶底足够大时员工们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再短的板子也需要他必须的空间。

  才会慢慢的长高,才会有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一个企业必须给员工一个大的桶底,一个大的平台。

木桶原理分析

  对一个企业来说,最短的那块其实也就是漏洞的同义词,必须立即想办法补上。

  如果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做三长两短的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的生产率或者经营业绩比做桶里装的水,那影响这家企业的生产率或绩效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最短的那块板。企业的板就是各种资源,如研发、生产、市场、行销、管理、品质等等。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上来说,又可以将木桶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木桶的板则分别代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人员的招募甄选和雇用、发展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所以,木桶有大小之分,木桶原理也有整体和局部之分,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桶,然后找到那块最短的板,加高它!

  但是,要想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环节是不可能的,一根链条总有最弱的环节,强弱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问题在于你能承担这个弱点到什么程度,一旦它已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必须下手了。

木桶效应的推广运用

  除了用人,木桶效应在企业的销售能力市场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等方面同样有效。进一步说,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薄弱环节。正是这些环节使企业许多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常见的互相扯皮、决策低效、实施不力等薄弱环节,都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因此,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队伍培育、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果。

事例

  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水桶,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板子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只要组织里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组织达成预期的目标。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有意义而又实实在在的工作,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根据权威的IDC公司预计,在美国,到2005年企业花在职工培训的费用总额将达到114亿美元,而被誉为美国最佳管理者GE公司总裁麦克尼尔宣称,GE每年的员工培训费用就达5亿美元,并且将成倍增长。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育项目,仅仅是这一个培训项目,研究经费每年就高达数百万美元。他们不仅研究教育内容,而且还研究哪一种教育方式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员工培训实质上就是通过培训来增大这一个个水桶的容量,增强企业的总体实力。而要想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除了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外,更要注重对短木板--明星员工的开发。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更注重对明星员工的利用,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如果企业将过多的精力关注于明星员工,而忽略了占公司多数的一般员工,会打击团队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而且实践证明,超级明星很难服从团队的决定。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的起点不同,他们需要的是不断提高标准,挑战自己。所以,虽然明星员工


底部媒体支持

友情链接: 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查询 国家认可证书查询  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

© 2022 标普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