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劳士比生平
- 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
- 1952年任克罗斯莱公司质量部初级技术员、质量工程师,并加入美国质量学会(ASQ)。
- 1957年加入马丁玛瑞埃塔公司,分别任高级工程师和质量经理。
- 1961年提出“零缺陷 Zero Defects”的概念。
- 1964年荣获美国政府“杰出公民服务勋章” 。
- 1965年任著名的ITT公司质量总监,1968年升任ITT公司副总裁
- 1975年担任ASQ总裁,因对质量运动的杰出贡献荣获ASQ的“爱德华奖”
- 1979年出版惊世巨著《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奠定大师的地位,标志着质量管理学的诞生。
- 1979年创立了PCA及克劳士比质量学院;1981年PCA设立“灯塔奖”;
- 1984年出版《质量无泪》,成立“质量书苑”,启动“校友会”制度;
- 1985年PCA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开创了全球管理咨询机构资本化运作的先河;
- 1986年被美国筹款执行委员会(SFE)评为“年度杰出慈善家”;
- 1995年世界最大的专业组织之一“美国竞争力协会”(ASC, American Society for Competitiveness)专门设立了“克劳士比奖章”(Philip B. Crosby Medals)用于奖励全球在质量与竞争力方面具有杰出成就的企业和个人。IBM、GE、米利肯(Millikan)、可口可乐、SCI 系统、朗讯科技和福特汽车等都曾经因为卓越贡献而获得该奖章。
- 2001年,克劳士比先生获美国质量界最高荣誉——美国质量学会“ASQ 终身荣誉会员”。
- 2002年,美国质量学会(ASQ)设立以克劳士比命名的“克劳士比奖章”以提携、表彰质量管理方面的优秀作家。
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誉为当代“伟大的管理思想家”、“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终身致力于“质量管理”哲学的发展和应用,引发全球质量活动由生产制造业扩大到工商企业领域。
克劳士比,世界上最具个人魅力的、最具传奇色彩的、最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大师之一。作为质量管理大师,他掀起了起源于美国,并进而影响了世界的零缺陷管理狂飙突进运动;作为企业家,他在数年之内将咨询事业在华尔街上市;作为教育家,他培训的企业家、企业经理不可胜数;作为畅销书作家,他的名字就意味着畅销。
克劳士比,1926年6月18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Wheeling)。他曾参与二次大战和韩战,其间一度在一所医疗学校待过。克劳士比的职业生涯始于一条生产线的品管工作,当时尝试多种方法向主管说明他的理念:“预防更胜于救火”。他先后任职的公司包括:1952年于克罗斯莱(Crosley)公司;1957年至1965年于马丁玛瑞塔(Martin-Marietta)公司,以及1965年至1979 年于ITT。在克罗斯莱的时候,他对与质量相关的知识努力学习不遗余力,几乎遍读当时所有的质量书籍,并且加入美国质量学会成为会员。在担任玛瑞塔的质量经理时,克劳士比曾经提出“零缺陷”(Zero Defects)的观念与计划,并因此于1964年获得美国国防部的奖章。
1979年他在佛罗里达创立了PCA公司(Philip Crosby Associates, Inc.)和克劳士比质量学院,并在其后的十年时间里把它发展成为一家在世界 32 个国家用16 余种语言授课、全球最大的上市质量管理与教育机构。每天都有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企业管理人员成群结队蜂拥而至,接受训练。因为他所倡导的质量改善方法经过世界上成千上万优秀企业的验证,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和组织分享成功的理念,是他创办质量学院的初衷,也是最负责任的作法。IBM是PCA的第一个客户。后来他卖掉了 PCA 的一些股份,专心于“领导学”的写作与演讲;1997年,他又买回了全部的股份,成立了现在的 PCA II 。1991年他自 PCA 退休,另行创立一家以提供演讲和研讨会以协助目前与未来的公司主管成长的公司Career IV,Inc.;1997年,他又买回了PCA全部的股份,成立了现在的 Philip Crosby Associates II(PCA II),如今在全球的20余个国家成立质量学院(Quality College)。PCA II服务的对象包括多国籍企业集团到小型制造公司与服务业公司,协助他们执行质量改善过程。
克劳士比于2001年8月18日在北卡罗林纳州高地市家中病逝,享年75岁。
克劳士比先生至今在全球已出版 15本畅销书著作,《质量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质量革命而备受称赞,该书的销量已超过250万册,被译成16种文字。
克劳士比致言
质量 - 思想领袖的抉择
我们如何对付质量问题?质量人人都想要。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可它似乎不会从天而降。每个人似乎都有打算把质量装入其组织内的计划,而且世界受到那些设置唯一可行方法思潮的冲击。政府乃至我们的客户都要求我们符合一套能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信心的规格。然而,几乎没有客观证据表明这种努力的结果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许多人认为一旦雇员意识到高级管理人员不那么高明时他们就没什么劲头了,因为他们相信哄小孩的故事。难题就出在这儿。但是思想领袖有一个选择机会。
欲知机会如何,考虑如下情况:
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质量本身,即质量到底是什么 ?
第二个问题,是谁负责把质量引入组织 ?
第三个问题,是一旦我们回答了前两个问题之后做些什么呢 ?
现有有关质量资料都有一个缺乏明确定义的特点。质量是人人皆知的东西之一,就像“幸运”、“命运”或“阶级”一样。当我们听到人们说“天啊”(表示惊讶的叹语)或“ 取悦顾客”的片语时每个人都明白其确切含义。然而他们却不明白到底要做些什么。没有共识可言。
在质量管理的现实世界中最好视质量为诚信,即:说到做到、符合要求。产品或服务质量取决于对它的要求。质量(诚信)就是严格按要求去做。高级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让每个人都知道其组织的政策从而达到按要求去做的目的。其他人不能这么做。它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行动。靠颁发一套程序来实现质量的做法就像是把一本圣经放在旅馆房间一样。这种做法对那些出门在外忘带圣经的人们来说是某种祝福,但却未必能使入住该房间的人们产生良好的行为。因此,质量即符合要求,而管理者的任务是带来符合要求的质量。任何组织一旦形成说到做到的习惯之后,所有事情都会变好,会议按时开始和结束、雇员按时上班、回函按要求发送,所有人都变得更加可靠。他们认真坚守自己的岗位。
实现该变革的工具就是强调预防工作,实现预防的前题是教育。正因为如此,克劳士比学院是一教育机构,而非“咨询”机构。我们想要协会建立一种持久的文化,不只是坐等咨询。每个人都必须学习。首先,总裁必须到堂听几天课以便弄懂他们的个人职责;其次,雇员(和供应商)在协会内部接受由克劳士比协会注册的教员的培训。由电影、录相和幻灯组成的多媒体培训形式溶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一会儿的功夫就能使听课的所有人对质量的观念达成共识,从而使质量改进工作逐步上台阶。
质量的衡量做法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衡量即金钱。一旦管理者看到政策及教育的结果他们将义无反顾。当客户要求出示产品或服务的规格证明时,该组织将毫无疑问地填写表格并寄发给他们。
对所有的客户来说,真正的考验是确切得到你对他们的承诺。这就是诚信(Integrity)。
克劳士比贡献
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品质大师中的大师”、“零缺陷之父”、“一代质量宗师”。
在半个多世纪的质量管理文献中,克劳士比是这个领域内被引用得最多的作者之一。克劳士比的著作被公认为是质量与管理科学中最好的著作。
美国《时代》杂志誉为“本世纪伟大的管理思想家”,是他开创了现代管理咨询在质量竞争力领域的新纪元。
克劳士比先生在管理领域的卓越贡献,以至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等专门开设了“克劳士比管理哲学”(Crosbyism)课程,美国多所著名机构也把克劳士比先生誉为 “全美首席管理咨询大师(在品质竞争力领域)”。
更重要的是,由于率先提出“第一次就做对”理念,并掀起了一个时代至上而下的零缺陷运动。
克劳士比“改变了美国人做人做事的方式” ——美国《 奥兰多哨兵报》
克劳士比先生影响了美国二十世纪众多的质量领袖和企业家,在今天,为了继续推进克劳士比先生提倡的现代管理理念,众多组织如美国竞争力协会及美国质量学会都分别设立“克劳士比奖”以鼓励那些为质量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作为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先生率先引发了全球工商界的质量革命
对克劳士比先生的评价,一直都存在着两种声音:质量控制理论与统计学派的不解与不屑之音、商界和管理实践派的拥戴与呼唤之声。这一点都不奇怪,正如福布斯集团主席把它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一次伟大的跨跃”——当人们热衷于用“传统的智慧”争论“针尖上到底能站几个天使”的时候,克劳士比却当头棒喝:天使本来就不应该站在针尖上;当人们在冥思苦想“第 3 次做对与第 5 次做对谁更经济”的时候,克劳士比却快刀斩乱麻:第一次做对是最便宜的。克劳士比先生所掀起的是一场席卷全球的“质量革命”浪潮,深具颠覆性的力量。
美国《秘书》杂志是这样描述的,“克劳士比是全球最知名的工商界哲学家,是他推动了全球的质量运动。”
而耶鲁大学管理学院 A.T. 斯维思教授却这样表达的,“克劳士比在质量运动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令人着迷的个人经历充满智慧和有用的观念。”
“他早己被公认成为质量运动的宗师,…我所以喜欢克劳士比的建议,是因为它们非常脚踏实地、操作性非常强。”
——沃伦·本尼斯博士 (南加利州福尼亚大学终身教授、领导学研究所创始主席,四届美国总统的领导学顾问)
“所有宗师中的质量人神,没有谁能像克劳士比那样激起人们对质量的狂热 … 。”
——美国《商业周刊》
作为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先生将传统质量理论发展至现代管理领域
在 20 世纪,有位与克劳士比先生一样对管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那就是充满“追求卓越”的激情的汤姆·彼得斯,他同样掀起了一场西方世界的“管理革命”。他曾说“他是崇拜克劳士比的”,这是因为他们两人都先后扮演着“传统偶像杀手”的角色,惺惺相惜。汤姆曾经引用理查 ·斯考特的理论演化方格来描述管理理论的变迁。如图所示,我们完全可以用此方格来表示克劳士比先生的历史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