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Logo
客观、公正、独立、权威
顶部日期 
 
中心介绍
首页 > 新闻动态>>管理天地

热爱品质
分享到:
更多
发布时间:2021-10-08 02-04

作者:Philip BCrosby

 

1.品质的迷思 

『品质管理』不受了解的五大理由:

1.  认为品质是指好,或奢侈,或光鲜,或重量等,这些不明确的定义,将品质管理的过程变成许多事件,而不是完善的管理纪律。  

2.  认为品质是无形的,因此是无法衡量的。  

3.  以为有所谓「品质经济学」,关于品质,多年来的流俗之见认为,做太好是划不来的。

4.  认为品质问题的祸首在工人。 

5.  认为品质源自品质部门。品质是行动的结果,不是单靠管区警察就能做到的东西。 

  传统上,负责品质是一种官兵捉强盗的任务。我改变了这项责任的性质,方法是将作业部门的人视为想把事情做好的诚实人来看待。

2.制度能保证品质吗?

  教人管理之道的人,从事管理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通之处:他们相信,决定什么是正确的制度,然后以为应用正确的制度,一切就会依照计画的样子产生。

  制度所以老是失败,原因在企业生活就像个人生活若是混乱的,它对制度就不起反应,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很多公司疯狂赶用ISO9000,要说他们不是注定要大失所望,那才奇怪。那些玩意不会带来改进,也不能提供保障。 

   品质与其说来自制度,不如说来自管理阶层提出政策、教育及以身作则的方式。品质是上下管理阶层所取标准的反映。

 

3.使品质确定(Making Quality Certain)

    使品质确定是什么意思?「使人把值得做,而且他们应该做的事做得更好」是个不错的定义。 

  「使品质确定」(Making Quality Certain)一语,意指创造一个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所有事务第一次就正确完成;雇员、供货商、顾客都获得协助而成功;人人都以与这家组织往来为荣。 

  我不喜欢纷纷扰扰的做事方式,日复一日花尽心思从失败中抢回一点胜利。我喜欢平顺的流程,人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然后好好去做。 

  有人以为事情没有办法做得确确当当,我认为这想法完全错误。 

    我写使品质确定这一章,原始的目的是要彰明,品质不是某种魔术仪式造成的结果。我们必须帮助人了解,他们是生活在一个希望有正确行动与正确结果的文化里。「使品质确定」意思是这些基本要素必须成为整体一部分。 

  我们的人能进公司,凭的就是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对的心志,他们在PDCA 所受的训练,也全都以加强这种态度,以及协助他们落实这种态度为目标。

 

4.品质成败始于决心

  品质是可以达成的、可以衡量的、有利可图的,只要你立志、去暸解,并且愿意苦干。 

  在品质这件事上,管理阶层必须介入,并且主动积极。 

  首先,必须使最高管理阶层,然后使较低的管理阶层,将品质视为公司业务的重头戏,我们必须设法说明品质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便人人了解,从而人人热心支持。 

  能创造品质文化的公司,其所以克成此功,是因为其高级管理阶层领导有方,而高级管理阶层所以领导有方,是由于得助于真正懂得此中奥妙的人。 

  有些公司,老板看出品质改进过程的关键不在改变的技术,于是亲自发号司令,这些公司都成功了。将这件事交给人力资源部或品质部去操心的公司,则蹭蹬不前。 

  想建立这一套方案,需要相当的知识与参与,这张「完全制度」桌必须有四根柱子,或者说四条腿,这四条腿是:

管理阶层的参与态度

有创意的方案 

专业的品质管理

论功行赏

   无论是人或是公司,他们的健康都是由他们生活作风决定。他们的态度也是他们成败与否的先决条件。

 

5.完全交易率评鉴(CTR)

  完全交易率的目的,是协助员工及整个公司将作业通畅、精确,连贯。这套评鉴方式还能让管理阶层研判哪些员工最优秀。 

  品质管理的宗旨,是要建设一套组织文化,在这种文化里,所有的交易都要第一次就彻底、有效完成。 

  衡量供货商的法子,是建立一套「完全交易率评鉴」,就简称CTR 好了。一家供货商如果把交易做得完完全全,就得个1.0的评等,可以跟我们合作。 

我动手设计一套细密的文化大革命策略:救火必须以防火来取代;品质必须真正获得重视;第一回就把事情做好的习惯必须成为日常习惯。

 

6.品质管理过程成熟方格 (QMPMG)

品质管理过程成熟方格 (QMPMG,见图),表示一个组织为了改进而采取的行动。

 

 

经营管理概念

定义

制度

绩效标准

衡量尺度

不确定

申请ISO认证

   

品质奖赏的准绳      

做多少算多少

 

见仁见智      

退让             

我们申请这个奖

让顾客高兴

买些大师出版的带子,放给大家看

允许品质水准(AQL)

绩效标准

觉醒

 

我们必须改善

持续改善

ISO-9000 Mil-Q-9858

持续改善

 

顾客抱怨

 

启蒙

 

认真追求品质

 

满足顾客

 

我们真正必须知道的是什么

六个标准差

 

完全交易率(CTR)

 

确定

没有理由做不好事情

符合要求

 

预防

 

零缺点(ZD)

不符合要求之代

 

    我建构了品质管理过程成熟方格。与原来的坐标一样,这套新的坐标也是从「不确定」走到「确定」,中间经历三个层次。我的宗旨,是要让管理阶层很快看出他们是在哪个步骤上一脚踩空的。品质的过程并不复杂,但一旦用错了观念,任何事情都可能弄得你摸不着头脑。

 

  品质管理过程成熟方格的宗旨,是协助所有员工了解一个组织决定想法子改进品质的时候,组织会是怎样的情形。 

  在「不确定」阶段,品质被想成「好」,这个阶段的人,普遍以为把事情做对,就是慢慢做,要做很多检查,而且必须减少革新、生产力与创意。

  退转发生于对改进品质下过一番有口无心的工夫而了无所成后,管理阶层转而寻找一些外在的改变,表示本公司与前不同。 

  在觉醒阶段,热情通常凌驾学习的需求。 

  我们出了学校,结婚,成家,一路下来,硬是明白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自己决定赚钱,剪院子里的草,教养子女,做成熟的人生所必要的一切抉择。这就是启蒙。

   确定,意思是我们知道什么将会发生。人生之中,这可并不常见。在「确定阶段」,一个组织里的成员有奉献之心,受过教育,训练有素,而且获有适当的领导。在此阶段管理阶层的态度:「没有理由做不好事情」

 

7.预防胜于治疗

  既然事先能预防意外,那么,为什么要让意外发生,然后花这么大工夫来寻找毛病,修理毛病,辛苦折腾。 

  预防与其说是一套制度,毋宁说是一种取向。其中主要的理念是,做事情之前,先有妥善的准备。建设一套预防的文化,能提高公司的思想水平,会产生理念与行动,也会除去压抑感。 

  快乐又成功的工作来自学习如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不符要求所须付出的代价」意思是某件事物必须重作,或者改正,反正一定得想办法补救。重作、改正、或任何补救,都要花费当初不在计划内的开支。在制造业,代价通常是营收的25%上下;服务业的这种成本通常占去业务支出的40%

 

8.四项绝对与ZD

  在品质管理方面,以下诸项是绝对的:

品质意指符合规定

品质是经由预防而获致的

品质的绩效标准是「零缺点」

品质是以不符标准就必须付出的代价来衡量的

   直到今天,我都想不透为什么一直有人坚称,我们一定要犯些错,才算是人类。 

   ZD计划的真正目的,是把管理阶层摆到一个他们无法轻易置身事外的位置上去。 

  朱兰博士说:就ZD指「无不良之产品」而言,此概念如当作长期的目标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意指要持续努力、改善、直至止于至善,即不达理想境界绝不罢休。可是朱兰博士说,如果某公司把ZD当成是短期的规定目标,大多数是达不到的,所以多为徒具形式,从而只会引发出「自暴自弃」、「作假」或「尽力而为」心态。

 

9.认识 ADEPT

  公司每位接受导向教育的新进员工,以及客户派来延长进修的人,都跟我吃午饭,以及认识 ADEPT(高手)

底部媒体支持

友情链接: 国家认可认证机构查询 国家认可证书查询  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

© 2022 标普认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